從小我就很熱心助人,也習慣以自己的方式去做公益,最近讀完【讓愛無止盡流動-公益教我的19堂暖心課】,心裡湧出滿滿愛的感動。這本書用19個日常故事告訴大家:「公益,隨處需要,也隨處可做,隨手可做,像是步道上的奉茶、雨天的愛心傘,簡單真切,隨時都能讓分享愛,讓愛的湧流出去!」
作者從父母身上承襲行善的種子,這讓我很有共鳴~父母的身教往往比說教更有力量,就像書裡說的,捐血車一次次滿載而歸、設立獎學金幫助清寒學子、為身心障礙朋友添購復康巴士,這些看似龐大的公益,其實都源於「想讓世界更好」的單純初心!
很打動我的是書中有多種形式的公益~可以陪孩子們淨灘、在兒童醫院變一場魔法、為小朋友搭建樹屋。這些充滿創意又生活化的公益行動,帶進了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,隨時隨地,我們都能用自己能力所及的方式,讓善意流動起來,有些舉動看似微小,卻能在人心中點亮希望、喜樂的燈!
而且真心付出做公益,真的不需要追問後續,隨時撒下愛的種子,至於何時開花結果,就無須在意了,因為我始終相信,付出愛心給予需要幫助的人,會形成意想不到的"善的循環"!
不過,我也很喜歡書中不同於傳統觀點的「為善樂於人知」,因為它並不是炫耀,而是"拋磚引玉",吸引更多人一起行善,世界一定會因著這些點滴愛心,變得更有愛!
經過多年的公益經驗,我了解到做公益是需要有智慧的,還要有不求回報的平常心!
我很認同作者"寫給讀者"這章,推薦有心從事公益的人必看,因為唯有以正面心態無私的分享愛心,才不會"玻璃心",也才能有持續做公益的動力!
我很喜歡作者帶孩子參與公益活動,讓他們從小理解「分享」和「關懷」的意義,讓愛像接力棒一樣,一代一代傳下去,行善力量將會無遠弗屆!
"公益之心"真是父母給孩子最讚的生命禮物,唯有"捨得給",才能有愛人的力量及更多的愛心連結!
淺談我的公益經驗
多年前第一次參加正式的公益活動是在2011年跟讀書會的伙伴們一起到苗栗縣天主教聖方濟育幼院服事,雖然懷有3個月的身孕卻當隊輔姐姐陪小朋友玩,當時是本著喜歡服務別人的初心。
行前,伙伴們編寫了詳盡的活動手冊,也召開行前會議,前一天到現場開始佈置會場及清潔場地,前一晚進行隔天的活動彩排,真心覺得讀書會的伙伴們很有愛心!
活動一早,聖方濟育幼院神父為我們上課,進行了「公益行前學習」~因為院童心靈都曾受過傷,希望我們在活動時,避免問及他們私人問題,以免造成二度傷害或誘發他們出現偏差行為,把他們當成一般正常小孩看待,聽完神父的教導,讓我第一次認知到原來從事公益是需要"有智慧"!
服務別人需要有"極度愛心"
近年的一次公益活動是與認識的兩家水電工程公司及衡山基金會-衡山行善團一起幫助弱勢家庭免費安裝衛浴設備、燈具電路修繕,由我擔任記錄者,整個過程中,完全體現了愛心行善,這次我也帶著當時小五的兒子恩恩一起見證水電師傅們的善行義舉,讓他至今印象深刻且熱心助人!
因為當我們來到百歲人瑞爺爺獨居的家,迎面而來的是撲鼻的屎尿味,因為爺爺家的衛浴設備壞了,連浴室的燈也不亮,爺爺平常都摸黑上廁所,讓人心疼.....
大家聞著臭味,面對屎尿面不改色,還立刻上前動手處理,毫無嫌棄的各自分頭動手進行分配的任務,忙了一上午,百歲人瑞爺爺終於可以好好的上廁所、洗澡了!
這樣具體又專業的愛心公益行為令人敬佩!
【讓愛無止盡流動-公益教我的19堂暖心課】中有句話我想拿來總結:「行善的人最快樂,也最富有。」這種心靈的富足,是金錢換不到的,真是"施比受更有福"!
而這本書也像是公益活動的邀請,邀請大家即時開始,不必等待最好的時機,有時一個舉手之勞,甚至是一個微笑,都能成為溫暖的起點!
願大家看完【讓愛無止盡流動-公益教我的19堂暖心課】這本書後,都能及時行善,樂於分享愛!
【讓愛無止盡流動購書資訊】